本网消息 10月21日上午,湖北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专题报告会在豁度楼208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数理学院全体教职工、其他各教学院代表,以及来自湖北人工智能学院、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湖北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运仿主持。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修海宣读《关于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通知》和干部任命的决定。

党委副书记、校长胡国珍,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湖北理工学院与湖北人工智能学院、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胡国珍讲话指出,我校正式组建人工智能学院,既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回应时代命题的关键部署,也是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更是进一步深化学校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未来发展,胡国珍提出三点意见。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于2019年开办人工智能专业,深受社会认可,此次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生人工智能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夯实专业知识,在“技术迭代优化”中提升核心能力,彻底打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应用”的传统壁垒。同时,学院需牵头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素养培育”融入全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AI教育全覆盖”,不仅人工智能专业师生要精通AI技术,全校各专业师生均需掌握AI基础应用能力,确保全体师生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站稳脚跟、行稳致远”。二是以“交叉融合”为路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创新与基础理论突破,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势资源”为路径,加快推进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等相关学科资源的深度整合。构建“AI +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各学科领域深度耦合,让学科交叉成为科研创新的“源头活水”。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湖北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高地,为学校电子信息等硕士点的申报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三是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深化社会服务职能。坚持“开门办教育、开放促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湖北省“51020”产业体系和黄石市“1133”产业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生态;同时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引进前沿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让学生在“真实产业场景”中锤炼实践能力,让教师在“企业实际需求”中找准科研方向,真正实现“产教协同育人、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全力为区域经济智能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为湖北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贡献湖理力量。

第二阶段专题报告会由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余宏生教授主持。

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毛进教授作专题报告。他以《人工智能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为题,从“科技情报新使命”“数智情报体系设计”“数智情报平台实现”三个方面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情报,探讨人工智能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他通过智能AI时代科技创新产业实践与创新生态,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情报领域的应用前景,强调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毛进教授希望,通过构建智能化的科技情报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和企业决策者,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教授以“AI时代的科技创新、产业实践与创新生态—AI+行动实践路径”为题,从“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AI前沿技术”“AI+产业实践与创新案例”“AI+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展开报告,介绍阐释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国情与阶段目标、人才培养与智能时代转型、智能体操作系统与未来智能社会构想、人工智能与专业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他强调,人工智能发展要立足中国实际,紧跟时代步伐,重视人才培养与技术、产业协同。马修军希望大家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积极投身相关领域,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地区部湖北政企业务部人工智能生态经理陈飞以“数智时代人才发展趋势及产教融合华为实践”为题,从“数智人才发展趋势及挑战”“华为赋能智算产业人才发展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数智人才”三个方面介绍数智时代人才需求与应对。他强调,企业智能化转型需在基础设施、数据和人才上大量投资,人才是智算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实现的核心支撑。他希望深化与高校、企业、政府的合作,共育数智人才,推动AI技术落地千行百业,助力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记者 曹菁菁 周亚男 周盈)